提笼架鸟、花鸟鱼虫、文房四宝、琴棋书画 …
这些老传统文化、传统习俗、传统玩意儿等等,
是老郑州人不可或缺的休闲生活方式的选择内容。
在郑州这个快速发展的城市里,
郑州三环以内,还有像样的花鸟鱼虫市场?
是的!还别怀疑,
老郑州人们肯定会想到一个地方:
沿河路上的花鸟鱼宠市场(又叫北闸口古玩市场)
各种稀奇古怪小东西,花鸟鱼虫,
还有不可言说的秘药,中老年后花园。
提起老北闸口,凡爱养宠物的郑州人恐怕没人不知道,在老郑州人眼中,北闸口早已是宠物猫狗市的代名词。这个市场位于郑州二七区金水河畔的沿河路上,由于道路狭窄,人流拥挤,也由于这个原因,很多人对它的第一印象就是堵。
目前没有直通的公交车,可以坐通往医学院的公交车,在医学院站下车,往东 100 米即可顺沿河路一直走到老北闸口古玩市场。
现在的北闸口,路北是金水河滨河公园绿地,南边建有办公楼、居民住宅楼、饭店、超市还有宠物商店和医院,已是一条从西到东下穿京广、陇海铁路客运线。连接沿河街,通往铭功路、太康路、解放路、金水路、南阳路的一条交通繁忙通道。
这是一个早年自发形成的以猫狗花鸟为主的自由市场,它存在了有多少年,恐怕没人说得清楚。这是一种特有的沿河集市文化,各大城市皆有。每到周五、周六这里都会热闹非凡狗市、农贸产品、服装鞋帽花鸟鱼虫与各类地摊挤满沿河两岸,有些会游走在赶集的人流当中让不足五米宽的沿河路水泄不通,胜似大型活动,赛过知名庙会。
除了周末,这里就是一条安安静静的小路。
现在我能做的就是带大家去看一眼这个不起眼的花鸟鱼宠市场,感受一下老郑州 " 玩 " 的气氛。
▼
北闸口没什么出名的,
但有的地方只有我们自己知道。
走进市场右手侧有四五家旧书摊,基本上每周五、周六都会准时出摊,还兼卖一些杂件。
这些摊子上的旧货,静静地摆放在那,
有人说,如果一个人想了解一座城市,
就带他去一个城市的古玩城或者周末集市,
因为关于这座城市的记忆,都存放在了这里,
或许逛这些市场,更能了解一个城市的昨天。
曾经我也是很相信科学的。
但当你的目光落在这些老物件上的时候,
他们似乎有一种神奇的魔法,瞬间让你回到七八十年代!
比方说这些老式的录像带,你会不会想起那段 2 元就在录像厅里待一下午的时光,一本录像带放完了,周围响起了" 老板,换带!"的声音。
一本《王杰精选曲》的老磁带,拿到手里,带我们穿梭回 1994 年,你家的录音机还会响吗?
圆珠笔写下的歌词名,
" 走廊灯关上 书包放 走到房间窗外望 "
那时候周杰伦还没有胖伦的称号,
半岛铁盒、半兽人、龙拳才是大街小巷的神曲。
再后来有了 VCD、DVD,
这些光盘会不会让你想起你们家门口的音像店,
十块钱租一本光盘,
一张 DVD,一包老包瓜子,
比现在坐在电影院巨幕前还要过瘾。
贴满自己偶像的课桌和书本,
在家里还能不能找到?
老式的红双喜乒乓球拍,
课间平乒乓乒乓的声音是不是又在你耳边回荡?
落满灰尘的算盘,
上过珠算课的来报个到!
上课偷偷看的老夫子,
看一遍还不够,
回家蹲在厕所里再看一遍,
躺被窝里再看一遍 ……
文化路上体育场,看比赛和演出要用的入场券。
老式的流行歌曲精选集。
这本自带 BGM 的书,你的书架上是不是也有一本这样的。
老式贺卡,每到过年或者谁生日的时候,
互送的都是这东西,高级点的翻开里面还有音乐。
连环画,这个东西更久远了,现在十块钱一本,老板说买的多便宜。
一位老爷爷站在书摊前,和摊主随便聊着,说的几本旧书摊主都没有,神色略有些失望。
挨着旧书摊的是一个旧工具摊位,很多市面上已经消失的老工具,在这里都能找到。
正是春暖花开的好时节,又逢周末,来逛市场的人很多。
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
集市中间藏着像修收音机、录音机师傅这样的老匠人。
还有镶牙补牙的老师傅。
很多来到这儿的人,不是来买东西的,而是想在这里找到老物件对应的维修工具,或者配件,以延续或者激活老物件的生命。
这个老奶奶今年 80 多了,来这里找一个老式柜子的手柄。
柜子太老了,结婚时候老伴弄的,舍不得扔,
不知道啥时候给手柄弄没了,想找个一样的。"
" 咦,你真找对家了,这是我家里柜子拆下来的,不然你还真找不到。"
一开始我很好奇,为啥会有人卖手机旧电池旧充电器,这东西会有市场?听了师傅说原因我才恍然大悟。
" 很多人来找电池是因为,家里有过世的人,用的都是旧手机,电池都停产了,他们来买旧电池无非就是想留住手机里的信息和电话,留住过往的回忆 … 有的一来就是买好几块 …"
师傅这话,有点扎心 …
一些老手机停产了,
这些旧手机买回去拆开之后,
一些零件能帮助家里的手机重新找回 " 生命 "。
或许这就是他们存在的意义吧。
顺着市场走过去,走到街道的尽头的时候,我们就必须得提一下北闸口的历史。
北闸口街,东到通往北站编组站的铁路道口,西到京广北路金水河桥头,全长900米,宽10多米,是与铁路有关、远近知晓的一个老地名。
据史料记载,1928年七八月冯玉祥将军主政河南期间,从郑州西北部开始修建碧沙岗公路,这条路东起京汉铁路郑州车站北闸口,西至碧沙岗西南角,长2.5公里,宽9米,路面用石子和三合土混合铺垫压平而成。为保护路面,还设置了牛马车辆在公路两旁土路上行驶的边道。这是冯部驻军在郑州修建的第一条公路。
之后,碧沙岗公路成了郑州西部通往火车站的一条平坦大道。从西部到老城区和火车站要途经这里,还要穿越京汉铁路在二道街西口设置的铁路平交道口。为保证安全,铁路部门在道口处安装了栏木,当火车通过时,将栏木放下,关闭道口。
旧时,当地市民联想到水闸、船闸,顾名思义,便把道口称作闸口,因位于火车站北边,时间久了,约定俗成地把临近铁路道口附近的一大片都叫成北闸口,西边的叫西闸口(今铁工里北口以西),铁路文化宫道口处称南闸口,一直沿袭了50多年。
1979 年整顿街道时,将位于北闸口的二道街延伸到北站编组站铁路道口东侧(现已封闭不通)。为保留一个带有铁路烙印的地名,尊重群众习惯,将铁工里以西的西闸口延长到京广北路桥头,因位于铁工里以北,故改叫北闸口街。
这么长的一段历史,
其实,井盖儿想跟你表达的是这个闹市走到头
是一条铁路,甚至你能看到巡道车。
顺着原路返回,看到的一切,才能回归这个市场本身:花鸟鱼宠
走到这儿的时候,一个妈妈刚给自己儿子买了对金鱼,他们开心地离开了 …
卖信鸽的王大叔,说起自己的经历颇为自豪。
曾经在市里信鸽比赛上拿过名次。
每一只鸽子脚上都绑着编号。
绿植店里不时会有顾客询问店家价格。
要说明的是,一些和花鸟鱼宠相关的店铺是每天都开门的。
色彩缤纷的花让不少买家驻足观看。
每天营业到晚上七八点,在这里还能找到各式各样的花盆。
我家里的花盆就是在这买的,便宜,样式还多!
有不少年轻人为了多肉,专程大老远跑过来。
问他们为啥不去陈寨花卉市场,他们说太远了。
老板养的桃蛋引发了顾客们的围观," 就剩下三盆了,要了赶紧买走。"
在这里,不论是白发苍苍的长者,还是懵懂幼稚的孩童,他们的沟通跨越了年龄,只要有共同的爱好,彼此都能聊得不亦乐乎。
为了心头好,买家绕着市场费了不少脚力,还得耐心地与卖家讨价还价,他们前一刻可能还在为价格纠结,后一刻就可能因为爱物收入囊中而眉飞色舞,北闸口的花鸟鱼虫市场,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增添了不少生活的乐趣。
走出市场,沿河路上已经堵得水泄不通。
一个提醒:周末千万别开车从这走。
在如今高楼耸立的大郑州,北闸口藏在高架铁路线纵横中间似乎显得有点低调。
北闸口的好,
可能只有来过这里的人才知道。
而那些犄角旮旯藏着的记忆也只有重游才会浮上心头。
这个地方对于你有什么回忆呢?